邮编:523808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
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依托东莞,植根地方,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校将坚持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质量办学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践行 “学而知不足 ”的校训,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的目标奋进!
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__教育,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东莞理工学院官网开展覆盖整个学年的思想引领、学术科技、就业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竞技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三下乡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7次获得中宣部、东莞理工学院▲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表彰;在 “挑战杯 ”全国和省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近年来,学校在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CUBA广东赛区篮球赛、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等各类体育竞赛中争金夺银;学生艺术团坚持 “送文艺下乡 ”,经常深入市内有关社区、企业园区等进行文艺演出,深受好评。
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确立了电子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东莞理工学院官网,工商管理等6个一级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专业。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先后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项目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合作。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资金投入,第一轮建设期已累计完成投入7200万元。
学校师资队伍精干,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工1053人,其中正高职称94人,博士1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专任教师中,72%以上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或者是出国留学、进修人员,48%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建中院士为双聘院士;聘请了世界著名数学家、东莞理工学院▲,菲尔斯数学奖获得者丘成桐博士等国内外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松山湖校区坐落在科技与山水共一色的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1500亩,是一座花园式、现代化的校园。办学设施完善,教学实验设备充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建有10个教学实验中心,其中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建筑面积达27020平方米,一般图书112万册,东莞理工学院官网中外文现刊1692多种,数字资源11500GB;开通千兆校园网,建立了24322多个信息点;体育场地面积约14万多平方米,是国家田径队挂牌基地,2006年成功协办了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莞城校区面积330多亩,交通便利,湖光山色,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东莞理工学院官网,教育,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所在地东莞市,是中国近代历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 ”第十二位、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是 “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 “国际花园城市 ”之一,并于2011年蝉联 “全国文明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