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102206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 “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 ”的优良传统, “以农为本、唯实求新 ”的办学理念, “立足首都、服务三农、北京农学院,http://www.bac.edu.cn,辐射全国 ”的办学定位。当前,全体 “北农人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努力进取,正在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校坚持 “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 ”的办学定位,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十一五 ”期间,北京农学院学校创建实施了 “政产学研推 ”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模式,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 “1+1+X ”科技培训工程,通过开展 “百名专家兴百村 ”、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和 “双百对接 ”活动,推广和转化农业技术和成果380项,帮助京郊70个村镇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6000余人次。学校被授予 “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集体 ” “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为我校题词: “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中心,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等教育体系。 “十一五 ”期间, “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模式创新与实践 ”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被批准为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生在中国青年创新大赛、 “挑战杯 ”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一系列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得北京市级(省部级)以上奖励260余项,其中一等奖4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100%,学校多次被评为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并被授予 “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 ”称号。 尤其是大学生 “村官 ”培养工作,北京农学院,http://www.bac.edu.cn,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中央__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__批示: “北京农学院培养 lsquo;村官 rsquo;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
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教学部):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思想__理论教学科研部、基础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有教职员工7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24人,北京农学院;教授74人,副教授196人。教师中受聘为 “外籍院士 ”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8300余人,其中研究生610余人,本科生6140余人,高职生1170余人,继续教育类学生400余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兼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教育,大学,北京农学院官网:http://www.ba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