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www.psych.ac.cn学院1999年,心理所通过中科院基础型基地研究所的定位认证,2002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2006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技术平台日益强大,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产出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支将帅人才队伍和适应科技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心理所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创新三期,心理所建议和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承担科技部项目经费总量比创新二期增长了16倍。发表的SCI/SSCI期刊论文中Q1类期刊论文占30%,学科领域顶尖期刊文章发表量比创新二期增长5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有效服务于政府宏观决策,共提交咨询报告48项,其中19项被中办国办采用,9项得到了中央或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制定国家标准11项。申请专利24项,获批1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创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所的定位是,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成为引领我国心理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咨询基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首页”www.psych.ac.cn。
心理所现有职工188人,其中研究人员127人(研究员32人,副研46人,助研49人),管理和支撑人员59人,外籍专家2人。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现有在读研究生24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1人,硕士研究生109人,有在站博士后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