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内蒙古大学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走“质量、内涵、特色”发展之路,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高远的志向,内蒙古大学,http://www.imu.edu.cn,面向时代要求,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向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历时3年,于2009年完成了建筑面积30.58万平方米的南校区一期工程。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220万册,内蒙古大学是CALIS内蒙古自治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省级中心馆;校园网覆盖了全校教学科研单位和办公与生活区,校园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地区主节点。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学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与国(境)外12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国际毗邻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10年,接待专家学者5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有120多名教师出国留学、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交流等。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学校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被国家汉办批准为“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院校”。有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等22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数量逐年增长。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学校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师资队伍素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12月底,学校有教职工2735人,内蒙古大学,http://www.imu.edu.cn,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550人,博士生导师106人,教授225人,副教授4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24%(校本部为37.6%)。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有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1个实验室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内蒙古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区域定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起点的师资队伍,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和优良的学风校风。学校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院校。现任党委--刘丽华教授、校长陈国庆教授。
地方服务,内蒙古网站目录,教育大学,内蒙古大学官网:http://www.i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