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网官网,www.fzedu.gov.cn教育学校面貌日新月异。2000年以来,全市共投入11亿多元实施城乡各类中小学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学校硬件建设日益加强,各类教学设施不断完善。配合城市建设东扩南进西拓发展战略,在新区布点建设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等一批中,小学校,并探索以名校带新校的路子,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加快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步伐,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教育城域网,创建了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率先在全省完成农远工程,实现校校通的中小学和信息技术课开课率大幅提升。目前,全市各中小学校普遍面貌一新,校舍坚实耐用,教学仪器,图书设备充足齐全,校园面貌整洁美观,各显特色,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福州教育网,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曾有海滨邹鲁之称。据史籍记载,福州的学校教育始于西晋,初兴于唐,从北宋至南宋,福州教育进入全盛时代,官办的府学,县学普遍建立,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涌现,各乡里都有书社。自隋朝至清朝末期,共举行502次进士科考试,产生502个状元,其中有50个是福建人,福州人占了22个。科举资料记载,福州府举进士者二千二百四十七人,全国闻名。南宋学者吕祖谦的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福州文化教育昌盛的情况,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福州近代教育久负盛名。近代科技教育,军事教育,学校教育领先全国。培养出了林则徐,严复,邓世昌,詹天佑,林觉民,冰心,高士其等一大批近现代思想,科技,军事,文化界的先驱和名人。新中国成立后,福州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57年开始连续3年福建省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福州作为省会城市,被誉为高考红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委,市政府大力抓好振兴福州必须把振兴教育放在首位工作,福州教育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福州对接全国,全省关于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确立争创省会一流教育,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的发展目标,推动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十一五末期,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2。12%,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97%,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8。95%,高中毛入学率达112。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2。5%。福州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625所,在校生138。2万人,教职工10。5万人。高等学校31所,在校生28。2万人,教职工26365人,中等职业学校69所,在校生13。6万人,教职工6223人,普通中小学1499所,在校生74。4万人,教职工53690人,幼儿园1015所,在校生21。6万人,教职工18495人,特殊教育学校11所,在校生3939人,教职工354人“福州教育网站首页”www.fzedu.gov.cn。
国以人立,业以人兴。翘首回望,秉承厚重历史积淀的福州教育,承载着社会各界众多美好的寄托,正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迈着坚实的步伐,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各类教育发展协调推进。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全面建设形成了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2010年在全省率先出台《福州市学前教育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机制和管理体制,通过公带民和结对帮扶活动,不断扩大了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目前,全市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居全省前列。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事业的重点,通过城乡区域教育对口帮扶,区域内学校捆绑带动,教师轮岗交流,优质教育资源网上共享,优质普高招生指标校际分配等有力措施,加快推进了双高普九。鼓楼区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先进区,克服校舍和师资紧缺等困难,全市安排12。3万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且有93。4%进入公办学校,受到国家教育部领导高度评价。稳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不断优化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学生培养与成长空间有效拓宽。改革完善中招制度,推行定向生政策,促进生源均衡分布,各类高中学校办学竞争力不断提升,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