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编码:215217
地址:吴江区同里镇迎燕东路(68)号
发展中的同里,以传统的水稻种植、水产品养殖,使其成为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同里镇国民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以及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官网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錡、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官网,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古镇于1986年对外开放,1995年被省政府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官网,生活服务,旅游,旅游景点。
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