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正在发展成为一座新型的山水旅游城市。
涞源县的历史文化丰厚,文物古迹众多,自中石器时期以来历代都有大量文化遗存,县城中的阅院寺文殊殿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最古老的土木建筑,明代长城、以及唐代兴文塔、泰山宫是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
全县人口 27万人。农业、涞源县人民政府,http://www.laiyuan.gov.cn,矿业、旅游业是涞源县的三大产业,目前旅游业成为县重点培植的支柱产业。
涞源县耕地占总面积的11.19%,园地占0.19%,林地占总面积的20.06%,工矿用地占总面积的2.14%,交通用地占总面积的0.31%,水域占1.78%,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的64.34%。
涞源县冷水资源丰富、清沏,适合养殖名贵鱼种虹鳟鱼、金鳟鱼等,涞源县是全国最大的苗种供应基地之一,涞源县人民政府是河北省虹鳟鱼、金鳟鱼养殖基地之一。
涞源县山泉分布较广,共计102处,主要有旗山、北海、南关3泉,(即拒马源、涞水源、易水源),三股泉在城东南0.5公里处汇合。在丰水期大于0.3立方米/秒的有46处,大于0.5立方米/秒的17处,枯水期大于0.1立方米/秒的69处,大于0.2立方米/秒的有23处,大于0.3立方米/秒的有8处。
涞源县河流,主要有拒马河和唐河两大河流,均属于大清河水系,总长79.65公里,总流量19.24立方米/秒。
涞源县属全山区县,境内群山起伏,沟谷纵横,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78座,1500米以上的山峰32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5座,尤其是位于县中南部的白石山,海拔2096米,涞源县人民政府,http://www.laiyuan.gov.cn,最为雄伟壮观。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__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涞源县委、县政府正在以扎实的步伐率领全县人民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生活服务,地方,地方政府,涞源县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laiyu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