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64889598
邮编:100101
加入的国际科技组织有: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国际冻土协会(IPA)和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另外,还与日本、加拿大、法国和韩国等相关学术组织建立了互访进行学术交流的联系。
中国地理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她的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http://www.gsc.org.cn,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地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合并为中国地理学会。1953年在北京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竺可桢任理事长。当时全国会员有500多人。合并后中国地理学会发展迅速,50年代各省区陆续成立地理学会或分会,60年代以来各专门委员会也陆续成立。1956年8月、1963年11月选举产生第二、第三届理事会,竺可桢连任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1979年12月、1985年5月选举产生第四、第五届理事会,黄秉维连任理事长。1991年6月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吴传钧、陈述彭、施雅风、张兰生任理事长。1995年12月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吴传钧任理事长。1999年11月选举产生第八届理事会,陆大道任理事长。2004年5月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陆大道任理事长。2010年5月产选举产生第十届理事会,刘燕华任理事长。
学会宗旨:联系和团结全体会员和广大地理工作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以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地理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地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全民族地理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地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中国地理学会,http://www.gsc.org.cn,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贯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提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弘扬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的风尚,积极倡导 “献身、创新、求实、协作 ”的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教育,学科,地理,中国地理学会官网:http://www.gs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