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了面向国内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藏医药教育与研究》。编著出版了300万字的藏医药学巨著《四部医典大详解》。本着对传统藏医药学继承、挖掘、整理的宗旨,根据藏医药学学科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并组织实施了藏医药典籍研究、经验配方整理、名老专家师徒传承学习、西藏藏医学院,http://www.ttmc.edu.cn,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分类研究、重点学科建设、学术专题讲座、重点项目申报以及各类学术研讨等,使藏医药学这一传承千年的优秀民族医药文化跨过了断层危机。挖掘、开发、研制出藏药核心体 “坐台 ”,配制出 “然纳桑培 ”、 “常觉 ”等珍稀名贵藏药以及抗乙肝 “石榴健胃散 ” “七味红花殊胜丸 ”、资料糖尿病等传统藏药。
学院注重发挥专业优势,致力于藏医药科学研究,西藏藏医学院科技开发。截至2008年5月,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藏医药研究技术平台项目,目前承担了科技部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
现有藏医系、藏药系、基础部、继续教育部、研究生部5个教学单位,设有1个民族医学(藏医)硕士学位授予点,藏医本科、藏药本科、藏药营销3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藏医专科、天文星算、高护3个专科专业,各类在校生1511人,培养各专业优秀人才2400余名。
mdash; mdash; mdash;学科与专业
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现设6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17个党支部。设有12个行政、教学、科研职能部门,其中7个教学、西藏藏医学院,http://www.ttmc.edu.cn,科研,系、部、所,4个直属区级机构。现有教职员工171人,9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20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6人,指导小组成员10人、客座教授24人,研究生学历教师达32.6%;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藏医药医师资格考试命题首席专家1人,国家和自治区药品评审专家2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传承人5人,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1人,全国 “师德标兵 ”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9名。
以培养德、西藏藏医学院;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藏医药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进教学,以医疗保障教学,以产业服务教学,产学研相结合;着力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继续发展__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努力创造条件开办留学生教育,使学院在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上协调发展;立足西藏,服务藏区,面向全国,努力把我院办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藏医药学科领域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学型现代藏医药高等院校。
以藏医药本科教育为主,拓宽专业方向,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__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西藏藏医学院,http://www.ttmc.edu.cn!努力创造条件开办留学生教育。立足西藏,服务藏区,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藏医药专业人才。经过5-10年努力,把西藏藏医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综合实力较强,在国内藏医药学科领域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学型现代藏医药高等院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藏医药教育为主,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进教学,以医疗保障教学,以产业服务教学,产学研协调发展。秉承传统,开拓创新。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学改革,西藏藏医学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藏医药专业人才。
西藏藏医学院前身系西藏藏医学校和西藏大学藏医系,1989年9月成立西藏大学藏医学院,1993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为药王山藏医学院,至此,藏医药高等教育正式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序列。2002年国家教育部进一步明确学校名称为西藏藏医学院。成为国内外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培养高层次藏医药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
mdash; mdash; mdash;文化与沿革
教育,大学,西藏藏医学院官网:http://www.tt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