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1991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办学生业余党校,17年来,已有1500多名优秀学生接受过这一特殊的学习,其中,八十余人在高中阶段即光荣加入中国__。2008年5月6日,又有十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军训,作为学校传统的一项德育工作,已经延续近二十年。一届届学子走过桐中,无不对这 “高中第一课 ”留有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桐中人基于校本放眼未来,桐庐中学官网把眼光投向了国际化,有意识地引领着学校逐渐地走向自信,走向大气,走向开放,迈向更高更大的舞台。
2008年3月,学校与德国奥特海因里希中学结为友好学校,每年互派师生访问学习。让访问的师生进入课堂、进入家庭,桐庐中学▲这种对等接待的深层次交流的方式,不但让桐中的师生接触和了解到了 “别样的人们 ”和 “别样的教育 ”,也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它的功效和意义恐怕不是用数字和文字可以直接表达的。
学校特别关心全体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注重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品质。2007年,学校调拨专款10余万元新建了教工健身房,组织开展了以 “关爱自身健康,共建和谐校园 ”为主题的教职工健身、兴趣系列活动,共组建成立了运动类、棋牌类、艺术类、生活类十余个活动兴趣小组,桐庐中学官网,由学校提供相关器材,安排场所,划出时间,每周进行活动。 “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三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共识。
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是学校工作的既定方针。近两年,省市两级立项研究的课题有八项,教师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的论文每年超过40篇。我们从起步相对较晚、底子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快步追赶,走上了科研课题化、课题集约化的道路。
学校坚持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近些年来,在多个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的成绩。2003年被确定为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
走进新桐中,桐庐中学▲,校园内绿树掩映,芳草如茵,花鸟和乐,整洁宜人。端庄大气的教育用楼矗立在绿树碧草之中,明快畅亮的生活用楼环绕着浓荫覆盖的山,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而格外幽静雅致的生活区。
厚重的历史积淀起厚重的文化,也造就了一批批栋梁之才。原__中央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办公室主任王维澄,国家工程院院士、被授予 “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 ”称号的王三一,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桐庐中学官网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单仰萍、谢群英等,都曾在这里求学。桐庐中学已经为社会输送了近三万名毕业生,校友遍布海内外。
桐庐中学官网,教育,学校,中学。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清画不如 ”,桐庐向来有 “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帮 ”的美称。就在这片灵山秀水之中,浙江省桐庐中学已经走过了近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分别为桐庐中学题词: “发扬光荣传统,培养创新人才 ”、 “发扬桐中光荣传统,新世纪再创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