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北京化工大学(昌平北校区)
电话:(010)64434771
地址:紫竹院路98号北京化工大学院内
email:A. 北京化工大学(西校区)
学校建设目标是:把北京化工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使北京化工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化工、石油化工和其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北京化工大学,http://www.buct.cn,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处于国内高校先进行列,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列为全校四项重点工作之一,举全校之力推进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11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74%;研究生总体就业率为97.08%。
学校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已经被认定为 “国家大学科技园 ”。北京化工大学学校的科技产业拥有20多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在原有密云县、昌平区高科技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学校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建设科技机构,江苏常州设立的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和福建省厦门市设立的厦门工业生物技术转移中心已相继成立,并取得良好成绩。
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已经拥有化学、物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3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北京市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北京化工大学,http://www.buct.cn,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级定点实习基地,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9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基地,5个校级教学基地,10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育团队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37门,省部级双语示范课程5门。
学校共设有12个学院,全日制本科生13591人,全日制研究生5272人(其中博士651人),高职生1148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5000余人,留学生221名;有教职工1791人,其中专任教师1065人,北京化工大学;正、副教授615人,两院院士8人,国家 “千人计划 ”引进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1人, “973 ”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7人。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建校以来,北京化工大学已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
教育,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官网:http://www.buc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