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610041) 电话:(028)85522112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学校将继续坚持 “二为 ”办学宗旨,大力弘扬 “和合偕习、自信自强 ”的校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西南民族大学,http://www.swun.cn,以 “一体两翼 ”、 “14125工程 ”为依托,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加力加劲,高位求进,坚持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促进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西南民族大学学者、政府官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或参观访问。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等近30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拥有西南民族研究院、西部大开发研究所等60余家校级研究机构,拥有极富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和彝学文献馆。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40余项,省(部)级项目6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6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200项次。特别是在新材料研制、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古典文学、民族文化研究(藏、彝、羌、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彝、藏、傣)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公开发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http://www.swun.cn,《民族学刊》和内刊《民族学信息》等。
学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2.6万余人,有教职员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8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人。有46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有22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53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200余人,其中,院士6人。
教育,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官网:http://www.swu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