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lib.bnu.edu.cn大学馆藏特色图书馆作为亚洲第一个用户,于2001年9月成功引进以色列Ex-libris公司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ALEPH500,并完成系统汉化,目前已升级到18版。2004年引进功能强大的图书馆信息门户系统MetaLib和链接服务器系统SFX,使各种数据库整合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检索,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图书室。1917年,正式建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为扩大图书馆规模,1921年9月在和平门外的学校校园内开始兴建第一座图书馆大楼,1922年10月完成。1931年2月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图书馆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1937年至1946年,由于日军的侵略,图书馆随学校西迁陕西,展转于西安,汉中和兰州一带。1946年复员回到北京恢复运作。图书馆总馆在和平门外南新华街的学校本部,分馆设在石驸马大街的文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后,石驸马大街的图书馆分馆撤消,增加了辅仁大学馆址。1954年至1959年,由于校址的原因,图书馆分为三处,和平门外南新华街的学校本部,辅仁大学分馆,北太平庄校区。1959年,图书馆在北太平庄新校区内建设馆舍,总面积9300平方米,前为阅览楼,后附一幢八层高的书库楼。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图书馆一度关闭。由于教师和图书馆职工的保护,图书馆基本没有受到损失。1973年后,图书馆恢复开放并逐步走向完善。1989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投资,香港同胞邵逸夫先生捐资,学校自筹资金合作建成又一座新馆。总面积13000平方米。目前,为配合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目标,新图书馆大楼正在拔地而起,将于2008年投入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lib.bnu.edu.cn。
百年历程根据师范院校办学的特点和百余年有意识地积累,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并逐渐形成自身特色,教育和文史类的馆藏较为系统,丰富,馆藏精品荟萃。截至2011年底,我馆共藏有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在内的印本文献419万余册,引进各类型中外文数据库257个,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6万余种,学位论文428。7万篇,中外文电子图书340万余册,建设各类型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