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目标,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框架;到202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特色显著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学校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学校实到科技经费2.7亿元;“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三大科技计划项目数位居涉海单位之首: 主持863计划项目总经费2亿元,主持863计划专题课题72项,中国海洋大学官网其中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1项,项目经费约6000万元,创学校单项科研项目经费历史之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5年在所有学部获资助,2007年获资助71项,经费约3000万元,位列全国第17位;主持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4项。“十一五”以来,我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海洋大学▲二等奖25项、人文社会学科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4200余篇,2007年,我校被SCIE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32位,引用频次居全国高校第35位;申请发明专利341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215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6项。
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我校毕业生; 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赵进平。现有50余名海大毕业生工作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为“神舟”飞船成功发射做出了积极贡献,曾受到党和--人的亲切接见。
学校现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中国海洋大学官网,设有20个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67个招生本科专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大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13个专业授权领域)和农业推广硕士(5个专业授权领域)。还具有高校教师(15个专业领域)、中职教师(4个专业领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山东省重点学科、海洋大学▲,2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在我校。还拥有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4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拥有国家投资亿元,供教学、科研使用的3500吨级海上流动实验室——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中国海洋大学官网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6月已被科技部批准正式筹建。2006年9月28日,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设在中国海洋大学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揭牌运行。由教育部主管、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青岛海洋研究优势单位联合建设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方案已于2007年9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中国海洋大学官网,,地方服务,山东网站目录,教育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 985 工程”和“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