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箱:
1948 年 11 月 2 日,沈阳解放,和平区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新生活。广大人民改造旧城区,建设新城区,以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迅速发展,工商各业日趋兴旺,旧社会的污泥浊水被荡涤殆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飞速开展。
1931 年 “九一八 ”事变后,沈阳蓝海和平,http://www.syhp.gov.cn,日本帝国主义以大和民族永久占领之用心,策划 “三区 ”。于 1938 年起建置了 “大和 ”、 “敷岛 ”、 “朝日 ”区。和平区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下,过着屈辱悲惨的生活。
1906 年,在列强的要挟下,清朝政府又将和平区的东部 “商埠地 ”,由各列强办工厂、开商行,输出资本,垄断市场,沈阳蓝海和平商埠地成了 “国际市场 ”,吸吮着中国人民的脂膏。到 1930 年,商埠地人口已由 1908 年的 5868 人增到 60214 人,其中外国人由 690 人增至 1867 人,到 1933 年激增为 2096 人,占商埠地总人口的 15% 。
在明清之交,今日的和平区区域还是一片荒原。仅在南端的罗士圈子、十里码头一带沼泽地边有几户人家,百十左右人口。他们或为皇家管理果树、圈养骆驼,或在浑河摆渡、背扛货物,艰难度日。公元 17 世纪中叶,和平区北陲先后建西塔、皇寺等庙宇和永城、涌源等烧锅作坊。到 19 世纪末,中部地区开始发展,形成了七、八座村落,少则三、五户,沈阳蓝海和平,http://www.syhp.gov.cn,多则二三十户。各村屋前宅后都辟有菜园。村民或躬耕宅旁,或经营作坊,或沿街叫卖,或宦家为奴。
教育,政府组织,政府,沈阳蓝海和平官网:http://www.syhp.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