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971)5319383
十二五是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通过大量调研、科学谋划,高新区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指标是到201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8亿元,年均增长38.8%;技工贸收入600亿元,年均增长34.6%;工业销售收入500亿元,年均增长44.2%,青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http://qhswy.gov.cn,其中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占园区销售收入总额的60%;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42%,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总额的60%;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2亿元,年均增长32.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7亿元;建成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达到 “十一五 ”末的5倍;拥有上市企业数量达到10家;园区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达到0.21吨标煤∕万元,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达到0.2吨标煤∕万元;区内就业人数达到4万人。力争使高新区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工业经济的引领区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为青海经济腾飞做贡献。
高新区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单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青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达标排放,努力创建新型工业化生态园区。2010年园区万元产值能耗0.0137吨标煤,GDP万元产值能耗0.0328吨标煤,实现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目标。
随着高新区产业结构和投资软硬环境的不断优化,目前园区入驻企业339户,其中工业项目108个,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21户,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6户。娃哈哈、华东医药、西安大唐、青海三普、晶珠藏药、昆玉集团、西旺高新等知名企业的入园,使园区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有25户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过亿元,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人才集聚、资源深加工的基地作用逐步显现。
高新区设区9年来,先后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创业期、蓬勃发展的成长期,逐步进入了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青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http://qhswy.gov.cn,高新区认真贯彻国家 “三为主一致力 ”办区方针,在青海省委、省政府;西宁市委、市政府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持续健康发展及构建和谐园区为宗旨,紧密围绕 “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 ”这条主线,提出了 “打造青海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的发展愿景,确定了生物技术、中藏药加工、高原绿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实施了创新强区、环境立区、人才兴区、文化凝区等战略,形成了近、青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远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开启了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高新区依托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汇聚了青海省高新工业发展的资源、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是青海省和西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高新区距西宁市曹家堡机场20公里,距火车西站仅8公里,距市中心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教育,政府组织,地方政府网站,青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官网:http://qhswy.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