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新和县摸底调查了235位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给69个民间老艺人建立起专人档案,享受政府补贴,整理、建立起涉及7大类别44个项目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申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非物质遗产项目,广泛分布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新和县人民政府官网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传统医药、民俗等领域,极具民族特色,深深植根于这片热土,如今仍然不断服务和丰富着13万新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以塔什艾日克乡为代表的新和音乐和舞蹈,在继承古代龟兹乐舞的基础上,新和政府▲又融进中亚舞蹈、察合台汗国时期突厥化了的舞蹈 “刀郎 ”以及源自叶尔羌的十二木卡姆乐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和 “赛乃姆 ”。2002年,2008年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新和县座落在渭干河(龟兹西川水、白马河)西岸,境内它乾城是班超治理龟兹的府址,玉奇喀特古城是鸠摩罗什出生地,唐 “拓厥关 ”遗址更是历史著名的 “丝绸之路 ”关口,素有 “龟兹军屯 ”, “歌舞之乡 ”, “乐器之乡 ”之美誉。
新和县人民政府官网,生活服务,地方,地方政府。
新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龟兹文化,是古 “龟兹国 ”繁锦之区。远在汉唐时期,新和就已是西域__、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素有 “汉唐重镇、龟兹故里、班超府治 ”的美誉。境内通古孜巴西古城、它乾城、玉奇喀特城等文化古迹曾留下班超、李崇等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屯垦戍边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