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025-84315650
邮编: 210094
联系方式
新世纪,新征途,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并重,科研创新与技术转化兼行,以博大的胸襟,南京理工大学,http://www.njust.edu.cn,宽广的视野,务实的作风,求是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朝着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学校先后与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近百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交流合作。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机器人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3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签署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每年选派200多名学生到海外短期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学校注重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先后与俄罗斯乌法航空技术大学、白俄罗斯戈梅立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每年来校开展合作研究、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境外专家学者达400人次之多。
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技中心,设有50余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十一五 ”期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达26.78亿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44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共发表论文126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论文数分别达到1562篇、2886篇;出版学术著作281部;获得专利授权456项,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可自评增列博士生导师。拥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800余人,其中,南京理工大学,http://www.njust.edu.cn,两院院士5人(含双聘院士3人), “千人计划 ”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6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3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获得者3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76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 入选者7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18人, “江苏特聘教授 ”3人,江苏省 “双创人才 ”2人,江苏省 “333 ”一层次1人,二层次9人,三层次15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创新团队1个。
学校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校园占地3118亩。南京理工大学;校园内曲塘潋滟,佳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是修身治学的理想园地。校舍建筑总面积8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5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实验室59个,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7.2亿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200万余册。
教育,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官网:http://www.nj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