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EtherCAT,数据交换就完全基于 “父 ” “子 ”时钟的纯硬件机制。由于通讯采用了逻辑环结构 (借助于全双工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层),主站时钟可以简单、精确地确定各个从站时钟传播的延迟偏移。分布时钟均基于该值进行调整,这意味着可以在网络范围内使用非常精确的、小于1 微秒的、确定性的同步误差时间基。
分布时钟
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电缆以提升连线的灵活性:灵活、经济的标准超五类以太网电缆可采用100BASE-TX模式或E-Bus(LVDS)传送信号。塑封光纤(PFO)则可用于特殊应用场合。EtherCAT官网还可通过交换机或介质转换器实现不同以太网连线(如:不同的光纤和铜电缆)的完整组合。
拓扑结构
EtherCAT取代PCI
100个伺服轴的通讯也仅为100 micro;s。在此期间,系统更新带有命令值和控制数据的所有轴的实际位置及状态,分布时钟技术使轴的同步偏差小于1微秒。而即使是在保证这种性能的情况下,带宽仍足以实现异步通讯,如TCP/IP、下载参数或上载诊断数据。
性能
当EtherCAT组件与主站控制器运行在同一个子网,或者在控制软件直接读取以太网控制器时,EtherCAT▲可以使用以太网帧直接传输数据。
协议
EtherCAT官网,电脑网络,科技。
EtherCAT技术突破了其他以太网解决方案的系统限制:通过该项技术,无需接收以太网数据包,将其解码,之后再将过程数据复制到各个设备。EtherCAT从站设备在报文经过其节点时处理以太网帧:嵌入在每个从站中的FMMU(现场总线存储管理单元)在帧经过该节点时读取相应的编址数据,并同时将报文传输到下一个设备。同样,输入数据也是在报文经过时__至报文中。整个过程中,报文只有几纳秒的时间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