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QQ:371132511
联系方式
近年来,桑植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加快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其中,教育 “两免一补 ”政策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70% ,桑植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县公众信息网,http://www.sangzhi.gov.cn,贺龙故居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了张家界市三运会,我县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位列全市第一,推动了社会进步。社会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其他各项工作也均有新的起色。
近年来,桑植县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县委、县政府围绕 “打造张家界后花园、实现桑植崭新崛起 ”的目标,按照 “两城两水一园、旅游娱乐休闲、山青水碧天蓝、桑植县公众信息网绿色生态家园 ”的城市发展总体思路,全面实施城市发展 “三步走 ”战略,把桑植县逐步打造成 “张家界后花园 ”。第一步,综合整治,大力加强老城区管理与改造。全面推行 “门前三包 ”制度,实行严管重教举措,创造良好的城区秩序。重点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老城区功能;加大控违拆违力度,积极实施见缝插针式的绿化、美化工程,彻底改善老城区面貌。第二步,扩容提质,全面实施新城规划与建设。抓住张桑公路建设机遇,以张桑公路为主轴,对沿线 32 米范围内进行严格控制,搞好规划。建设鸟儿岭贺龙生态广场,开发老观潭行政办公区,完善方家坪文体功能区,建设高家坪商务住宅区,修建澧水大桥,桑植县公众信息网,http://www.sangzhi.gov.cn,逐步形成 “贺龙生态广场──行政办公区──文体功能区──商务住宅区──澧水第一桥 ”为主轴的桑植新城。目前,美丽的桑植新城已初具雏型。第三步,突出特色,创造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以梅家山公园、西界林场、峰峦溪公园为依托,建设贺龙森林公园;以澧水、酉水河为主轴,建设城市防洪风光带;以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为内涵,以实施五大旅游规划为动力,建设特色山城;以 2 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5 年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契机,逐步将桑植打造成交通方便快捷、县城文明整洁、设施配套完善、桑植县公众信息网;环境绿色生态、独具桑植特色、适宜旅游休闲的 “张家界后花园 ”。
桑植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系全国 500 个资源富县之一。一是草地资源丰富。全县草地面积达 176 万亩,正在开发的南滩草场面积达 20 万亩,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天然草场。二是生物资源丰富。桑植县野生动植物品种 6000 余种,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可供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达 1700 多种,系全国三大 “国药库 ”之一。三是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48.3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 45.6 万千瓦,被确定为全省五大小水电开发基地之一。目前仅开发 3.5 万千瓦,只占可开发量的 7.6% 。四是矿产资源丰富。全县已发现矿产 40 种,探明 27 种,其中铁矿储量 3.5 亿吨,煤炭 1.4 亿吨,石煤 8 亿吨,天然气 2000 亿立方米,铝土矿 1000 万吨。桑植县公众信息网,http://www.sangzhi.gov.cn!五是旅游资源丰富。桑植县是张家界旅游东线、西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张家界旅游新区,境内有八大公山、九天洞、贺龙故居、芙蓉恐龙、溇水风光、桑植民歌等六大旅游品牌。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桑植被列入全国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 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湖南省 5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贺龙故居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桑植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歌之乡,桑植民歌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被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唱响在 “音乐之都 ”维也那金色大厅。
生活服务,地方,地方政府,桑植县公众信息网官网:http://www.sangzh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