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官方网站,www.henu.edu.cn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扩大招生,新校区建设等,在提高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扩大发展规模,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河南大学现设有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淮河临床学院,东京临床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民生学院,国际汉学院,欧亚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研部,公共计算机教研部等学院(部),83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0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2人,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近200人。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4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办有出版社和多种学术刊物,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校区总面积40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国会试曾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20世纪初的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这所大学。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河南大学官网”www.henu.edu.cn。
建校近百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学部委员73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150人。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