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科竞赛结硕果,素质教育开新花
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课改意识,逐步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启发学生将研究学习方法,探索学习途径变为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学校在部分班级实行试点,让有准备的拔尖学生上台讲课,研讨,自发组织学习兴趣小组,太和一中,http://www.thyz.net,拓宽课堂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感知体悟的能力,学校强化教师用教材为范例和引发点,引导学生自主理解,通过学习,研究,吸收,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思维,加工构建成新的活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实验中心,图书馆等载体,太和一中多渠道地让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升华为自主学习的动力加强校本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根据校本教研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我校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即根据教师自我所面对的问题,鼓励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主动探索,教科处辅以专业引领。学校积极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第一时间扑捉最先进的现代科技信息,确保校本教研大面积取得实效。围绕新课程改革,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广大教师都能通过参与课题活动,提高科研能力,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以研促教。
学校的生存是以学生的质量为前提,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办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强调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使每一位教师十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减轻课业负担要合理的控制和处理好;实施素质教育,太和一中,http://www.thyz.net,更能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弘扬个性,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享受创新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从2006年起,每到暑假期间,我校分别组织全体高一教师分批参加各级各类新课改培训会,举办新课改研讨会,要求广大教师积极撰写课改论文,认真组织课改示范课,让各年级的教师都参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我们还实施了教学理论学习和现代教育科研探讨战略,采取 “请进来走出去 ”的模式,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2006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到衡水中学,洋思中学参观学习;2007年组织全体高三教师赴江苏启东中学学习;2008年又组织全体高三教师上江西临川一中学习。太和一中;学校先后请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主任毕诚,江苏南通教科院朱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殷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教授,疯狂英语李阳等教育名家到校讲学.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让广大教师接受了全国名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在实施师表工程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以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目的的 “成才工程 ”,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按照具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求青年教师做到: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特色。精心组织好各种展示课,汇报课,研讨课的开课评课工作,开展了师徒结对活动的 “青蓝工程 ”,创造条件让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主要以扶持新人为主,同时也格外加强对部分缺乏一定教学经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新教师帮扶工作,使一大批青年教师尽快掌握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促使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提高,在评比中尽快成长。太和一中,http://www.thyz.net!校领导下班听课,新老教师互相听课在我校已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
太和一中拥有一支素质强,业务精,师德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53名,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99人,一级教师141人,全国劳模3人,省劳模6人,省市县教坛新星36人,为我校成为高质量,有特色,超一流名校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近年来,太和一中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学校本着以法治校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和建全了各项常规管理制度,使班子建设,教学教研活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太和一中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从而强化了目标,规范了行为,明确了奖惩,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其次是集团化管理,集约式发展。为了使学校的每一项举措都能从实际出发,适时适当,公正合理,避免因个人思路的局限而出现偏颇,我校实行比较细化的集体决策制度,中层班子例会上回顾本周得失,提出下周计划,行政领导集体论证,决定后分头实施,全体职工会传达,班主任会,班会上层层落实,使学校工作扎扎实实,稳定有序。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分三个年级部,强化二级管理,年级部职责分明,任务具体,太和一中,http://www.thyz.net,权力明确,独立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以年级为单位的教育教学管理实体。三个年级互帮互比,促进了学校整体集约化发展。第三是分层次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明确 “平行分班,分层施教,分类推进,共同提高 ”的策略,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已经形成了 “区别对待差异,多元分层推进,以达到统一教学要求和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目标 ”的分层次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太和一中、近几年的学科竞赛和高考成绩就是有力地证明。
太和一中始建于1956年,1986年被命名为阜阳市重点中学,1997年高初中分离。学校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休闲区相对独立。现有9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10人,这里风和日丽,花香鸟语,青松翠柏掩映如画,亭台轩榭相依成趣,红墙碧瓦,飞甍高起,这里有阜阳市最大的天文馆,太和一中,http://www.thyz.net,生态馆,校史馆,投资近200万的塑胶体育场上,学生们生龙活虎,洋溢着昂扬的斗志;近4000平米的绿化广场,幽雅.宁静.温馨,为师生提供了休闲学习的栖身之地,三幢教学楼拔地而起;实验中心,信息中心,学生服务中心,行政中心,教研中心错落有致,相对独立;学校投资500多万元装备了全省一流的校园网,闭路电视监控转播系统,远程教学网络。图书馆藏书近20万册,教师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微机操作室,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汲取知识展示才华的平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不用扬鞭自奋起,种下孜孜不倦,收获心旷神怡,在奋斗中寻求生存,在拼搏中讲究奉献,在创新中提高质量,勤恳智慧的太和一中人,在平凡的耕耘里彰显了价值的卓越,在人生的极限中描绘了亮丽的轨迹。
2003年,太和一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在上级领导的经常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体一中人齐心协力,继往开来,先后多次获得荣誉: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 “五四红旗团委 ”,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省 “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教育部团中央组织的 “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 ”组织奖,学校 “春蕾读书俱乐部 ”被团中央命名为 “全国先进读书俱乐部 ”,全国中学科学教育理事会常务理事学校。2004年11月,太和一中因教科研成绩突出被教育部命名为 “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 ”,2006年又成为北京师范大学 “校本培训 ”基地,安徽省绿色学校,2008年底被评为安徽省中学食堂b级单位(阜阳市唯一)。
教育,学校,中学,太和一中官网:http://www.thy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