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532-86080222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路子,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校就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80年代首创全国夏玉米大面积超千斤栽培技术,90年代又创造了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和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技术,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粮油生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新的世纪,学校根据大农业的发展态势,青岛农业大学,http://www.lyac.edu.cn,积极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十一五 ”以来,学校有40余项科技成果向社会转让推广,其中向企业转让1项新型农药生产技术、5个玉米杂交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3个花生新品种,合计转让金额2282万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及下属各区市、利津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签署了科教兴农的合作协议,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通过与涉农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青岛农业大学与政府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举办科研对接会以及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科技服务的区域延伸到新疆、贵州、安徽等地。学校曾多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面建设了完备的实验教学和校内实训体系,通过产学研结合建设了200多个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学校有2个教育部立项的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品牌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青岛农业大学,http://www.lyac.edu.cn,3个省级试点专业、4门省级试点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专项资金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校坚持严格教学管理,狠抓学风建设,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应届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生物类专业达到50%以上。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课外科技竞赛获得国家和国际奖励44项,省级奖励656项。毕业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广泛欢迎,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
学校拥有青岛和莱阳两个校区,占地3921亩,校舍建筑面积95.2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91.6万册,电子图书19321GB。
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全日制毕业生60000余名,青岛农业大学;__中央委员、吉林省委__孙政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 “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在1997年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 “优秀 ”。
教育,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官网:http://www.lya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