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美各教会在中国办的学校激增,他们深感有在我国办女子大学、让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1913 年 ,美国浸礼会、监理会、长老会等教会开始在南京筹建第一所女子大学 ---- 金陵女子大学, 成立了校董事会,金陵女子学院,http://ginling.njnu.edu.cn,由曾经在湖南长沙教会中学任教的德本康夫人( Mrs. Laurence Thurston )担任校长,校址选在南京城南绣花巷的李鸿章故居,内有 100 多间厢房可作学生宿舍、教室、礼堂及办公室等,此外还有球场、菜地和大花园,房屋之间有月洞门且以曲径回廊相连,花园里小桥流水,鸟语花香,风景十分优美。
1946---1952 学校迁回南京,重建家园
1923---1937 在永久校址南京随园,和平建设、金陵女子学院发展的15年
1913---1915 筹建,择校址在南京城南的绣花巷
建立金女大的背景及过程
在“十二五”期间,学院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厚生”精神为根本,一切从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提高社会贡献率。在培养目标上,培育现代高素质高层次女性菁英人才,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独立、品德高尚、气质优雅,富有科学精神和生活__的现代知识女性。使毕业生能够称职地扮演其职业角色,卓越地发展其事业;有较高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在发展模式上,建设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女子本科教育为重点,女子终身继续教育为补充,以中外合作教育为特色的开放型的女子教育模式,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发展方向上,本着人无我有、金陵女子学院,http://ginling.njnu.edu.cn,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专业建设原则,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求发展。总体目标为:以依托江苏、立足全国、放眼世界的视野,为妇女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使金女院成为社会公认的培养菁英女性的摇篮,卓越女性的精神家园。将金女院建设成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充满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女子学院。
近五年来,教师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及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等70多部,主持和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项目研究80多项,其中有国家社科项目、金陵女子学院;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科技部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省科技厅重点项目以及联合国、亚联董等横向研究课题以及各级各类的教学改革等项目。教师教学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省社会科学二等奖、省优秀成果一等奖奖、省级优秀课程(群)、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校级特等奖、一等奖等奖励。
金陵女子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即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硕士点: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女性教育学、工程(食品类)专业硕士点;4个硕士方向:性别社会学、社会保障、财务工程、教育财务管理。1个国家级研发分中心:国家乳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2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即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金陵女子学院,http://ginling.njnu.edu.cn!6个研究中心:即吴贻芳研究中心、金陵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家政教育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金陵烘焙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老年学研究中心、会计与财务发展研究中心。2个研究所:乳品生物技术研究所、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2个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包括食品营养与生理学、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工艺学、功能性食品、乳肉科学、食品生物技术、果蔬保鲜与贮藏等分室)、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验室(已建成模拟现代化企业的工作环境,融财会、管理为一体的__教学实验室)。在校硕士生50余人、本科生900余人、__教育脱产学生400余人。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300余人,目前已成为国内办学层次最高,在海内外有着一定影响的女子学院。
现状
金陵女子学院 (简称金女大)是中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女子大学。1913年由美国联合教会筹建,金陵女子学院1915年正式成立并招生,租南京城南绣花巷为临时校舍。1923年迁入南京宁海路随园校址。第一任校长为美国传教士德本康夫人。
教育,大学,女子学院,金陵女子学院官网:http://ginling.n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