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362000
十五中重视艺术教育,挖掘民俗文化特色内涵,获得市南音教学、美术教学先进单位的荣誉。有多名富有专长的音乐、美术教师,有丰富的民乐土壤,开展了器乐、舞蹈、泉州市第十五中学,http://www.qz15.com,声乐、南音、油画的教学,组织了民乐队、拍胸舞队、合唱队、舞蹈队、电脑美术小组等学生社团组织。校园文娱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每年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卡拉OK比赛、合唱节、演讲比赛、泉州市第十五中学主持人大赛、联欢晚会等,校园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考入泉州师院南音专业(本科)。学校舞蹈队多次参加市、区、社区的各种表演活动,屡次夺得第一名。在市、区两级的南音会唱比赛中,十五中学生也屡获佳绩。
学校发扬传统优势,充分挖掘社区和学校资源,以举重、篮球及民俗文化为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现有男篮、举重、田径、足球等4个课余运动队,既体现了全民健身,又狠抓了一批运动队的建设。每年均举行校运会和段际、班际学生篮球赛。在历年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泉州市第十五中学,http://www.qz15.com,均能夺得初、高中组总分的前六名,2002年更是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吴荣锋同学代表泉州市参加第11届福建省运动会勇夺男子跳高金牌。校学生男子篮球队自2000年组队参加泉州市中学生篮球赛以来,一次夺冠,两次获得第二名;男子教工篮球队亦获2004年鲤城区教工篮球赛第二名。学校每年均向省、市体校及体育院校输送一大批优秀体育新苗。
学校目前正集中力量开展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课题的研究,并以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高中)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试验研究》、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龙头,全面推进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学校有93.63%的教师参加课题研究。近三年,教师在市级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交流的论文达46篇,并有叶艺宏、陈俊忠等多位教师的论文在全国性的教育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泉州市第十五中学;在省、市举行的各类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比赛中,参赛教师成绩斐然:蔡宏燕老师夺得了全省__科说课比赛的第一名,曾仁光老师夺得全市__科说课一等奖,吴聪毅获得泉州市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 hellip; hellip;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秉承 “以师生的发展为本 ”的办学理念,建设 “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风严谨、爱岗敬业 ”的师资,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师资队伍。
思想上,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管理上,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年段管理责任制,制定年段质量目标管理办法。十五中重视对班主任的指导和考核,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制定了《泉州十五中学生行为规范》。严格规范的八项常规评比, “三位一体 ”的合作教育网络,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开辟了大展身手的舞台,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学校形成了育人的良好氛围,泉州市第十五中学,http://www.qz15.com!德育成效日趋显著。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学生入学三年按时毕业率逐年提高;高中会考成绩优秀,及格率、优良率均大大超过省三级达标中学的验收标准;高考连年上新台阶,本科率、上线率连续多年位居市区同类中学之首。学科竞赛成绩斐然,文体活动异彩纷呈。办学效益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全市、全区的交流会议上做专题介绍,社会各界赞誉泉州十五中是 “一般中学不一般 ”。
自93年以来,学校相继获得 “福建省文明学校 ”、 “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 ”等省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7项, “泉州市文明学校 ”、 “泉州市园林式学校 ”、 “泉州市绿色学校 ”、 “泉州市创安工作先进单位 ”、 “泉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等市级集体荣誉称号26项, “鲤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 “鲤城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先进单位 ”等区级集体荣誉称号20项。
为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得到持续、稳步地发展,侨胞们又于1990年再度筹资400万港元成立了满堂红奖教奖学教育基金,泉州市第十五中学此后又多次筹措资金为学校添置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教工宿舍楼。为了适应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支持学校的再发展,满中新校舍首倡人 mdash; mdash;吴序进先生在自己事业深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周转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毅然决定独资230万港元捐建一栋五层综合楼 mdash; mdash;玉衡楼。1999年11月,吴老先生遣子参加了满中建校30周年暨 “玉衡楼 ”揭碑仪式,并再捐巨资添置玉衡楼的教学设备。2002年,又捐资100万建设五层教学大楼 mdash; mdash;序进楼。广大侨亲谆谆以关爱家乡教育事业、创建名牌学校为念,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感动。至今,侨亲捐赠累计已达1300多万港元。此德此情,家乡父老,芸芸学子,感激之情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泉州十五中的创建、发展、进步,倾注着鲤城延陵吴氏旅外侨胞大量的心血和巨额的资财。早在70多年前,旅居印尼的延陵吴氏华侨,为发展桑梓的教育事业,提高子孙后代的文化科学素质而梦萦魂绕,泉州市第十五中学,http://www.qz15.com,愁肠百转,油然构筑起一个个办学的幻景。然而,由于时代及环境的限制,侨胞的殷殷乡情遂成剪不断的悬念。
三十七载风风雨雨,三十七载兢兢业业, “团结、严谨、勤奋、进取 ”的校魂, “勤、俭、端、朴 ”的优良传统,造就了泉州十五中发展史上的春天。2006年3月21日至23日,泉州十五中顺利通过了福建省三级达标中学的评估验收,成为市区江南新区的第一所省级达标中学。十五中通过省级验收的消息,泉州市第十五中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侨亲、校友、当地群众奔走相告。泉州十五中作为江南新区的首家省级达标中学,将与该片区的发展相匹配,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
教育,学校,中学,泉州市第十五中学官网:http://www.qz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