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吉林体育学院临河校区临河街5699号
联系方式
四是构建了 “人文与科学融合 ”的新课程体系。2001年我院在国内首次研究了《人文与科学相融合体育专业课程新体系》的省级课题,研究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四门主干、特色课程,即学校体育、竞技教育、体育管理、体育经营课程分别由省级培训课程上升为国家级培训课程。其代表性成果曾被《新华文摘》转载,吉林体育学院,http://www.jlty.com.cn,这是地方院校很难做到的。学院原创的《竞技教育学》既是国家级 “精品课程 ”,又是教育部选定的新课程,并且被作为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讲座》的重要内容,成为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主干课程。学院的田径、体操、运动解剖、乒乓球、篮球、武术也均是省级优秀课程。
二是创建了竞教结合的办学新体制。竞教结合办学体制的研究与实践,与国际竞技体育接轨,吉林体育学院不但被国家体育总局赞誉为地方体育院校改革的 “成功范例 ”和 “吉林模式 ”,而且还为国家进行 “运动队院校化 ”的改革提供了依据,新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促进了教学与训练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学院以建设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体育大学为奋斗目标,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学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学院还同台湾体育学院和香港体育学院建立了友好关系。
学院现已形成 “两系 ”(运动训练系、体育教育系)、 “两部 ”(基础理论部、函授教育部)、一校(附属职业中专)为主体,20多个院属机构相协调的教学、训练、科研、行政、后勤、产业管理体制。现有教职工243人,其中在职教授11人,副教授34人,客座教授12人,讲师37人,助教30人。在籍各层次学生990人,吉林体育学院,http://www.jlty.com.cn,函授生528人,共计1518人。
鉴于学院的发展成就和为省、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最近国家教育部批准了我院申办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申请,学院申报的四个专业全部获准开点。2005年11月份,学院又成功申办了国家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研基地。学院的竞技教育课程也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研究、课程建设的实力与水平。
1962年,在暂时经济困难时期,吉林体育学院根据国家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吉林省体育事业发展需要,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吉林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正式复建,肩负起为吉林省体育事业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
教育,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官网:http://www.jlt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