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学院建立初期,首任院长、我国现代高等体育教育开拓者之一吴蕴瑞教授,以国内外先进体育学术和科学教育理论为办学理念,汇聚了当时我国一批著名教授,包括我国首位体育学女博士、中国近代女子体育创始人张汇兰等专家教授,开创了体育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学科,奠定了学院的办学基石。
50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倡导“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着力营造“ 严谨笃实、悉心治教、为人师表、教学相长”的教风学风,遵循“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继承优良办学传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学院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学院下设体育新大门(长海路)
教育训练学院、武术学院、体育人文学院、运动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休闲系和继续教育学院7个系(院)以及1所附属竞技体校,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编导、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英语、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动保健与康复13个本科专业。
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和下属所有4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10个硕士专业,其中体育赛事运作、体育新闻专业为国内唯一。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中华武术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群为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中国武术博物馆为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另有6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
学院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后建立运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多个国内一流的实验中心和实验室;以及建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上海市体育彩票研究中心、上海市国际赛车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上海的训练基地、科研实体。其中中国乒乓球协会培训中心、全国羽毛球培训中心和上海重竞技运动训练中心等教学训练实体,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以及各级各类教练员岗位培训的任务。
学院科研工作坚持为教学、训练和社会服务的原则,承担的国家级、省(市)部级课题和奥运攻关服务类课题逐年增加,获得各类奖项数十项,并开创了我国体育学术论文进入 SCI 零的突破。
学院成立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近200名、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本科生13300余名、成教生近9800名、专科生2200余名。其中包括雅典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刘翔的教练孙海平、雅典奥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杜丽的教练王跃舫、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足球教练员马良行等一批杰出校友。
学院教练员和学生曾在国际国内体育大赛上获得优异运动成绩,有14名学生16次、7名教练员14次获得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4-2006年期间,我院学生曾获20次世界锦标赛冠军、3次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31次亚洲冠军和230多项全国冠军;3人3次破三项世界纪录,2人8次破亚洲纪录。其中2006年,有5名运动员代表国家征战第15届多哈亚运会,取得了4枚金牌、1枚银牌的出色成绩。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3900多名,研究生900多名、留学生近70人、成教学生2700余人。
学院始终把德育放在学生教育的首位,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了“体院大讲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知名品牌项目;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建立了“上海大学生武术艺术实践基地”。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韩国、日本、德国、芬兰、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教育部于2006年4月授予我院 “中国0奖学金”资格。
在未来发展中,学院将坚持立足体育、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定位,以体育学科为主干、本科教育为基础,加强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代体育大学”的目标。上海体育学院上海,www.sus.edu.cn。
、陕西红光物流有限公司等控股子公司,分布在韩城、西安、商洛、宝鸡、华阴等地,形成以西安钢材生产和销售为中心、以韩城为钢铁生产基地、以商洛为原料基地的战略格局。具备了年产3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作,不断增强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名臣是业内首批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知名企业之一。完善的质量管理及控制体系,切实保障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为公司创造了持续改进、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现代企业管理www.sus.edu.cn,上海体育学院官网在校生19569人。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361人,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99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4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83%;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