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马塘镇政府,马塘经济发展,始于盐业生产。自南宋以来,盛产食盐和海鲜,居民大都以渔盐为业。除竹木铁铜锡器和金银首饰手工制作,加工外,几乎无工业而言。1928年,白蒲人陈子厚在马塘南街开设菁华石印社,首开马塘工业之先河。1930年,马塘南街开设新明电灯厂,西街开设捷大油米坊等,后因战争相继倒闭。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企业恢复生产。1958年大跃进,马塘及周边乡镇陆续创办了以农业机械制造,维修和粮油加工为主要业务的若干旧时的马塘镇区,是一个以商业为主体的消费集镇,鄂商经销赣瓷,吴甬商贾贩杂货,京口人设酱槽,徽客专卖烟茶席的传统经营特色,多数商品从外地批发而来。周边农村千百年亘古不变以农为主,盛产稻麦棉和大豆,油菜,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地区,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串场河以南一线,有如东乌克兰之称(《如东县粮食志》初稿语)。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马塘镇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方针,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