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几经更名,1962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大连化物所在...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DNL是我国能源领域筹建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共规划筹建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与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11个研究部以及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广泛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工作,设立化学激光研究室,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和生物技术研究部等五个研究室大连化物所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和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16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引进百人计划39名全所共有职工10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18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5人硕士学位的单位,具有化学和化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审批权,截止2011年底,共有博士生导师88人,硕士生导师172人,在读研究生74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86人,硕士研究生255人其中博士1076名在站博士后89人曾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3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67项影响因子大于3的1591篇发表SCI论文6522篇,10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 Chem.,JACS等学术刊物以及相关学科顶级刊物上我所累计申请专利2968件,其中发明专利2780件,累计专利授权144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69件,累计申请国外专利200多件,其中PCT申请100多件,获得国外专利授权40多件其中《催化学报》和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天然气化学)被SCI-E收入。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编:116023
电话:+86-411-84379163
传真:+86-411-84691570
邮件:NetCenter@dic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