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可追溯到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1931年在文学院建社会学系,招收本科生,授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设社会学所,先后有周谷城,何思敬,傅尚霖,胡体乾,许地山,邓初民,萧隽英等学者在此任教社会学系划归法学院社会学系师生开展了............还编辑出版了关于劳工,统计,人口等方面的著作政治学同属历史政治系,亦称社会科学系岭南大学社会学日渐成熟,1932年设社会研究所,1937年更名为西南社会调查所,1948年又更名为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历史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和专门人才,对西南社会和经济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许多极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如沙南蛋民研究,新凤凰村调查,三水河口蛋民调查,海南黎苗调查,广州人力车夫调查,广州回族社区调查,江村调查等意义深远,其著作《中国社会:家庭和乡村》已译成日,意,英,法等国文字,在国际社会学界享有极大声誉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在这次调整中被取消,中山大学迁移至原岭南大学旧址中大社会学系由广东高校社会学系合并而成中山大学社会学亦停止招生1931年改名文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顾颉刚,崔载阳,容肇祖,杨成志,罗香林,钟敬文,商承祚等人均在此耕耘著述语史所下设人类学研究组,由俄国学者史禄国负责到古文化的遗址去发掘,到各种的人间社会去采风俗的田野调查实践,主张利用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考古学,天文学等作为研讨学问的工具,并开启了西南民族调查之先声,调查结果以《西南民族研究专号》,《猺山调查专号》,《广东民族概论专号》,《蛋户专号》,《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等五种专号出版该所利用地域优势,多次对南方少数民族做实地调查和研究工作,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如广西瑶人调查(1928年,辛树帜,黄季庄等),云南罗罗调查(1928年,杨成志),广东北江瑶人调查(1936年,杨成志,江应樑,王兴瑞等),海南岛黎民调查(1937年,王兴瑞,江应樑,杨成志等),云南摆夷调查(1937年,江应樑)等中山大学辗转于云南和粤北地区,仍坚持人类学田野调查研究在职教师有杨成志,戴裔煊,岑家梧,梁钊韬,张为纲,顾铁符等部分教授到了台湾,美国,部分教授调到北京,武汉等地参加民族学院的筹建,其余的进入社会学系人类学系教师在历史学系继续开展人类学研究和招收研究生中山大学在全国率先复办人类学系,梁钊韬教授任系主任,并首批复办社会学系,何肇发教授任系主任;同年,人类学获博士授予权(国家首批博士点单位),社会学获硕士授予权;人类学系成为国内人类学唯一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层次的办学单位人类学和社会学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社会学专业被批准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人类学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联合组建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社会学学科在参评的30所高校中名列第三副教授22人,讲师11人(含师资博士后),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40人主要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香港和中国大陆多所著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占85%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省级1人,校级10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建有人类学博物馆,并设有社会工作实验室,人类学实验室,考古学实验室境外诸多著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由于毗邻港澳,与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联系。
E-mail:hsda@mai.sysu.edu.cn
Tel:020-841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