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2、以古代刀币为主造型,说明了铜陵学院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顶部以“钥匙”之外型喻其理想、信念、智慧开启知识宝库,亦折射出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质。其整体又是一个“人”字形古铜钟,既体现了铜陵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又传达了铜陵“古铜都”的历史文化特色。
3、主造型饰以“铜陵”二字演绎的中国传统连纹,连纹以“龙型”贯穿,寓意铜陵学院在本区域之翘楚地位。
4、采用古铜色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厚重、自然、渊博、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与整个徽标形象的内涵和谐统一。
-学校校训
“明德”
语出《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寓意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就必须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尚能”,崇尚能力,培养技能,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寓意要树立起博学多识,兼容并包,融贯中西的学风。“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日新即每日创新,与时俱进,不懈开拓
-学校地址
老校区(育秀校区):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
主校区(翠湖校区):安徽省铜陵市翠湖四路1335号铜陵学院新校区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1983年改建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隶属省财政厅管理。2000年,合并原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成立新的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并更名为铜陵学院,隶属省教育厅主管。
-办学规模
铜陵学院校园一角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翠湖校区), 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老校区(育秀校区)位于铜陵市文化、商业繁华地段--铜陵市北京中路。学院现有教职工767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教授、副教授19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2000多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33.5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1]
-师资力量
学院馆藏图书75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00万元。编辑出版有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学院现有教职工728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教授、副教授18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39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054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400人。
办学理念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经济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会计实务实验室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学院实行普通本专科、函授、夜大学、干训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形式。。《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有多门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和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基础教育系撤消 合并到计算机系与艺术系 并分别更名为计算机与数学系和文学与艺术传媒系。新校区大门
育秀校区大门
-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电子商务、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工程管理、法学、英语、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金属材铜陵学院校园一角
料工程,建筑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32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33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铜文化研究中心、铜刻艺术研发与推广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1]铜陵学院安徽,www.tlc.edu.cn。
1958年秋,迁校至广州,正式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开始招广州美术学院-ms211收本科生。 1969年与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身是1987年创办的南阳大学;1993年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校,定名为南阳理工学院;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拥有工、管、文、理、法、医、经济、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www.tlc.edu.cn,铜陵学院官网、博大精深、历久而弥新的藏医药学体系。西藏藏医学院前身系西藏藏医学校和西藏大学藏医系,1989年9月成立西藏大学藏医学院,1993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为药王山藏医学院,至此,藏医药高等教育正式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