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于1952年设置了自然地理学专业,1956年设置了经济地理学专业,1959年地质系并入,1961年设置气象学专业,1972年设置水文学专业,成为拥有五个专业的大系,并于1961年在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中山大学地理系一度停办地理学系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水文学三个专业先后恢复招生,同时招收硕士研究生气象专业分别独立成系,1993年又分出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同期又在原地理学系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机构进一步增强地理学科的整体实力,中山大学整合原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中的地理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遥感应用中心,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和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所有地理学科机构,于2002年10月成立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系,水资源与环境系,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四个系,以及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土地研究中心,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珠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应用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自然灾害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开发机构学院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海岸海洋地理学等4个博士点;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学及水资源,海岸海洋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水利工程等7个硕士点,设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及等5个本科专业人文地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有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逸仙学者特聘教授1人,外籍(德国)教师2人其中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分支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和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院;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另外土地利用研究,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也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学院教师共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项目共50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约3亿元为地方服务,加强学科交流和资源共享与公平分配的发展策略,引导科研上档次,上水平,促影响,巩固提高人文地理学,振兴自然地理学,超常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和特色的研究型学院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业集团,仁化县,英德市,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梅州市规划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水文,地质地貌,城市规划,旅游等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