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心收治的肺癌患者均采用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肺癌手术数量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上腔静脉置换术,各种支气管血管成形术,心房部分切除术,肺上沟瘤切除术等);在微创外科领域,已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10余年,并广泛开展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系统性纵膈淋巴结清扫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正进行四维CT中MIP融合图像肺癌放疗的临床研究,该研究可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术后已超过5年,目前患者肺功能恢复良好,并可以慢跑1公里我中心成功完成肺灌注液改良LPD液的制作,并在1例狗的肺移植肺保存中取得成功我中心的改良LPD液与国际市场上正在使用的Perferdex液在肺灌注保存中,观察24小时肺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学变化,两者无明显的差异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1)在越秀区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肺癌社区防治研究基地,目前已明确该社区近10年的肺癌发病率,我中心还定期培训该社区肺癌防治骨干(包括医护人员,行政干部),并进行控烟宣教,监控肺癌的发病情况,定期进行抽点普查,并积累了5000多例人群血清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技大学进行合作,在肺癌的分子分期和个体化治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国外SCI发表了1篇,EI发表了1篇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3篇论文初步建立了三种预后的模型,发现了5个基因及19个基因的组合,可以将I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分为高危和低危的两组病人,三种预后模型分类的高危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3%,17.1%和20%,而低危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90.8%和91.6%建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预测模型,开展预后与预测研究,以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辅助治疗目前血清标本有1412例,组织标本有400例,为进一步开展肺癌基础理论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863重大项目,863课题,十一五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中大...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设备,具有成熟的,符合国际要求的新药试验规范和程序内科(化疗),放疗,病理,影像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医疗,科研和教学队伍,并具有完善的设备如PET-CT和放射治疗仪器,中山一院,二院,三院胸外科具有综合性医院的优势,资源互补,为肺癌患者提供规范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