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先后兴建教学楼和宿舍楼,整个学校的建筑面积达3966.2平方米。
1971年后的几年中,由上而下的鼓吹反师道尊严和白卷精神,学生无政府主义思潮再度滋生,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不断下滑。
1968年,三结合的镇革命委员会成立,工宣队进驻学校,在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的口号下,对教师进行 “再教育 ”,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官网在教育中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工作,领导斗、批、改。
1962年,学校领导贯彻执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8字方针,学校不断巩固发展,江陵第一高级中学▲教育质量显著提高。连同弥市转入高中生在内,计初中6个班,高中10个班,学生601名,教职员工56名。校园面积达113.8亩,整个学校由2.3米高的院墙包围,院墙外有3米宽的护校河。
1958年,学校开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校名为 “江陵县立第二中学 ”,计初中8个班,高中2个班共有学生411名,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官网,教职员工36人。
1955年,学校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11名毕业。是年有学生8个班,408人,教职员38人。
1953年春,全校5个班130多名学生奉命全部调出,充实其他学校,计一年级2个班和二年级1个班,3个班近100名学生转到江陵初师,二年级下学期有10余名学生转入省立江陵中学,三年级下学期又有20余名学生转入弥市中学毕业。学校于同年秋重新招生,计招6个班,学生297名。教职工19人,校名改为 “江陵县第一初级中学 ”。校长郑佳佳,实际负责为吴寿安。
在困难中坚持(1946-1948) 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4月,当时县府委派崔家钰为筹备主任,在郝穴镇 “鄂城书院 ”筹办 “江陵县立初级中学第三分校 ”,采取募捐方式办学,江陵第一高级中学▲,得到各方捐助支持。(商人谢润生一人即资助旧币40万元)同年9月开学,崔家钰为校长,接任者有彭寿延、朱谷心,教育主任先后有潘玉标、史标昌、黄凤熬、陈新诚等。教职工19人,一年级3个班,二年级1个班,男女生共215人。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官网由于国民党倾全力于内战,无心办教育,学校处境极为艰难,在困境中勉强坚持下来。
学校设有三处一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总支和工会、教代会分别起__保障和民主监督作用。
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官网,教育,学校,中学。
湖北省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 “江陵一中 ”)创办于1941年,原是湖北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曾3易校址、5更校名(曾用名有:江陵县立初级中学,江陵县郝穴中学等),历经60余年风雨变革,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