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命科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只设立生物学一个专业,招生人数很少,但在中山大学已具重要地位如费鸿年,陈焕镛,罗宗洛,辛树帜,朱冼,张作人,董爽秋,任国荣,吴印禅,戴辛皆,于志忱教授等曾在此执教云南,广东罗定,连县等地办学生物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设立了动物学和植物学专业,并相应设立动物学,植物学教研室动物生理,达尔文主义和遗传学,昆虫学,生化,微生物等教研室;中国科学院院士蒲蛰龙教授领导昆虫生态学研究室教学和科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生命科学获得了新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全面恢复并不断发展昆虫学,植物学,动物学四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同年招收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昆虫学也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系统学,生态学等学科为基础,进而逐渐发展了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室规模,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同类学院前列,已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基础条件优越,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生命科学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基地。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