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200032
上海昆虫博物馆,前身是筹建于1868年的上海震旦博物院,1953年归属中国科学院。目前,馆内收藏昆虫标本100余万号,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及检疫性昆虫标本,是我国大型专业昆虫馆之一,是 “上海市科学教育普及基地 ”、 “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和 “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2004年被列入上海市人民政府科普实事工程重点支持项目。
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联合建立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子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官网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苏黎世)建立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木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与荷兰科因(Keygene)公司建立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荷兰科因(Keygene)公司 “植物分子育种联合实验室 ”,与英国和法国的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等单位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包括大型人工气候室、作物栽培与育种基地、植物转基因车间、代谢分析中心、电镜室、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心仪器室、实验农场和昆虫标本馆等。
工业生物技术:抗生素生物合成,纤维素利用,丙酮丁醇发酵技术,生物制氢,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优质抗逆农作物基因工程育种,植物生物反应器等。
分子生理与生物化学:光合作用机构运转及其调节控制,植物重要生理过程的信号传导,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共生固氮的分子机理,抗病抗逆的关键调控因子,植物、微生物的次生代谢调控,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官网,代谢组学。
重点研究领域
实验室和中心
职工和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官网,行业,机构,公司,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系由原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与原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于1999整合而成。研究所瞄准植物、微生物和昆虫的重要生理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前沿,面向我国可持续农业、生态环境、生物能源及生物制造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原创性、系统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所的发展目标是在水稻高产优质的分子生理与遗传基础、植物逆境生理和抗性改良生物技术、微生物代谢的系统生学研及人造生命体系的合成等三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植物、昆虫和微生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功能基因组学、植物和昆虫发育过程的精细调控、植物、昆虫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和人工合成、作物抗虫、抗病和抗逆的基因调控、先进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农业分子育种和工业生物技术等应用技术上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使我所在综合实力上进入国际一流研究所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