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东北大学将抓住机遇,办出特色,为建成 “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而奋斗。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2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建有2个 “111计划 ”引智基地;成为中法博士生学院中方高校联合体成员,东北大学,http://neu.edu.cn,亚洲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基地中方首席成员单位,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与环境信息技术教席。先后选派教师50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
学校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功能。 “十一五 ”以来,东北大学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精品教材6部,东北大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提名7篇。学生在 “数学建模 ”、 “挑战杯 ”等国内、国际竞赛中获得奖项1173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涌现出1个 “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 ”班级和6个 “辽宁省先进班集体标兵 ”班级。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十一五 ”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600余项,获各类科技奖励18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7项,省部级一等奖33项;顺利完成军工科研生产资质认证,并作为课题首席单位,申请并获批军工973项目2项。获得国家专利755项,其中发明专利390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8424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479篇。主(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33次,其中国际会议81次。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文法学院、东北大学,http://neu.edu.cn,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防教育学院、体育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学校设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有173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东北大学;体育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等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4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15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410名教师中,共有教授41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2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83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069人,硕士研究生5613人,普通本科生24514人。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东北大学,http://neu.edu.cn! “九 bull;一八 ”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先后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__运动,是 “一二 bull;九 ”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教育,大学,东北大学官网:http://n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