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首页,www.huli.gov.cn政府按照在地统计口径,2009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6亿元,增长4。5%,财政总收入44。58亿元,增长11。46%,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11元,增长8。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09年,我区获得了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32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44位,全国科技进步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荣誉称号
湖里区成立于1987年11月,位于厦门岛北部,现辖5个街道,45个社区居委会,面积65。78平方公里,占厦门岛面积的47%,海岸线长达24公里,总人口70。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0。21万人“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www.huli.gov.cn。
湖里区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改革开放最早。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范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10月,厦门经济特区开始动工建设,湖里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亲笔写下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随后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1987年在工业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湖里区。二是地理位置特殊。湖里区是进出厦门岛的门户,厦门海港,空港,陆路出岛的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以及在建的翔安隧道,均在湖里辖区。三是外商投资密集。区内有三资企业2200多家,投资总额约50亿美元。世界500强有24家落户湖里。四是产业转型趋势明显。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里区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逐渐实现了退一优二强三的产业发展战略,现一产全部退出,二,三产业比重为59。24,40。76,二三产业税收贡献比例优化为35,65。五是全面城市化迅速推进。湖里区一直是全市重点开发区域之一,特区初期,主要是开发建设2。5平方公里,东渡港,高崎机场,以后又陆续开发建设象屿保税区,火炬高科技园区,航空工业城,留学生创业园等。近几年,岛内建设重心向东北部推进,环岛路,县黄路,仙岳路,疏港路,南山路,湖里大道,成功大道,环岛干道等一批重要市政道路尽皆贯通,一环四横五纵的道路框架已经形成,镇改街,村改居全面实现,统一的城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旧村改造和片区开发迅速推进,尤其是五缘湾片区,湖边水库片区成为全市的开发热点。六是外来人口众多。全区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的近三倍。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特区的建设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给我区的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和义务教育等带来了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