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校区)成都市外东洪河中路351号 (邮编:610101)
(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8)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谐,朝气蓬勃,正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学校设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师范大学,http://www.sicnu.edu.cn,四川省教师网络联盟管理中心和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检测中心等省级培训及研究机构。
历经65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覆盖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师范大学。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mdash; mdash;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四川师范大学27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1979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基础数学等1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拥有国际汉语、艺术、体育、工商管理(MBA)、教育、翻译、旅游管理、工程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学科,2个省重点一级学科,17个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及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2个国家特色专业,5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个省级特色专业,59门省级精品课程,四川师范大学,http://www.sicnu.edu.cn,17 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承担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mdash; mdash; “卓越教师培养体制改革试点 ”项目,拥有1所有20余年历史的 “校中校 ” mdash; mdash;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学校生源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建校65年来学校培养了20余万各类毕业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业绩为学校增光添彩,共同铸就了四川师范大学光辉的历史。
四川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东北大学三台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四川师范大学;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
教育,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官网:http://www.si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