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牌楼校区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
仙林校区地址: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南邮人秉承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邮电通信行业做专做精、面向信息化社会做大做强的信息特色发展之路。党的十七大明确将 “信息化 ”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内涵之一,为我校快速、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正抢抓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南京邮电大学,http://www.njupt.edu.cn,实施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 ”四大战略,努力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在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以建设物联网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为纽带,重点孵化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和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完成了物联网领域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全方位布局。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南京邮电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截至2011年12月底,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3500余人,全日制研究生3271人。长期以来,学校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从严治校、严格管理,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每年吸引并保持着充足、高质量的本科生生源。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十一五以来,在校本科生累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88项,其中国际级奖35项,国家级奖342项,省部级奖511项,获奖档次和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邮学子曾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夺得全国最高奖 “索尼杯 ”; “Apollo 3D ”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以优异成绩获得2010年度、2011年度两届冠军;2011年6月,南邮学子荣获恩智浦(NXP)全球科技创新设计大赛亚太区冠军、南京邮电大学,http://www.njupt.edu.cn,全球季军;2011年8月,喜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一等奖;2011年12月,我校首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7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10万余名,主要分布在通信、邮政、广电、国防、安全等行业和领域,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校友,有 “华夏IT英才的摇篮 ”之誉。毕业生以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100%。
学校教学基本设施齐全,南京邮电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 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 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1个),2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拥有全国高校首个3G国际标准实验室,已建成一个以万兆光纤为骨干的高速校园网络环境,通过Cernet及Chinanet双路由与Internet联网,实现了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双覆盖,技术手段先进,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条件。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140.53万余册,其中信息、通信、电子等专业文献的收藏富有特色,享誉一方。
学校根据国家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强化优势,彰显特色,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从单一的邮电到通信,南京邮电大学,http://www.njupt.edu.cn!到信息技术各个领域,再到以信息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道路,学科专业数量由少到多、分布面由窄到宽、实力由弱到强,打造了一批国内影响较大的优势学科和品牌特色专业。我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和本科专业43个;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信号与信息处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有机光电子学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有通信工程等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14个。
几十年来,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形成了 “勤奋、求实、进取、创新 ”的校风,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高校,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南京邮电大学2007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已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教育,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官网:http://www.njup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