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维护:陈仲光
联系电话:(校长办公室)0757-23833220
她永葆进取精神,不甘落后,勇立时代教育潮头,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全面实行网络平台教学及远程教学,步入全国前列。她本着育才兴邦的理想,每年把90%以上毕业生送到全国各高等院校深造,教育教学质量位居顺德区前茅。
她尊崇大写的 “人 ”,青云中学,http://www.sdqy.net,弘扬高尚的人格魅力,以 “成就学生 ”为宗旨,本着 “提升生命质量,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的办学理念,以 “博爱、开放、民主、和谐、进取 ”为文化内涵,坚持 “厚德润身,文化育人 ”的办学思路,积极构建文化育人平台,全力打造 “文化青云 ”品牌形象。
苦难已尽,青云中学希望在前。如今,经青云培育之千万学子,有的功成名就,步入耄耋;有的峰巅揽月,感知天命;有的翻波涌浪,挥洒不惑;有的厚积待发,正值而立;还有的正书海荡舟,放飞理想!他们不论少长,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 mdash; mdash;自强兴邦;不论贫富,都有一份共同的情感 mdash; mdash;守望相助。这,就是 “青云人 ”!他们秉承着这样的一种精神和一份情感,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自强自立,风雨相携!
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周之贞先生任侠崇义,情系桑梓,心恤难童。本着 “不忧身世却忧民 ”之民族精神, “不独子其子 ”之博爱情怀,勇担 “保元气,续国脉 ”之大任,收领八百难童,于1941年10月30日在敌后 mdash; mdash;现四会市江谷镇佛仔堂创办儿童教养院,在办学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青云中学,http://www.sdqy.net,深得顺德民间义社 mdash; mdash; “青云文社 ”鼎力相助,八百难童得以生存和求学。为致深切感恩之意, “儿教院 ”命名 “青云 ”儿童教养院。随着国事渐好,办学遂得坚持。在风雨飘摇中,学校先后经历了青云儿童教养院(1941 mdash;1945)、顺德县私立青云中学(1946)、岩野中学(1947)、青云中学(1948 mdash;1950)、顺德县第二中学(1951 mdash;1967)、陈村中学(1968 mdash;1983)等校名变更,1984年复名青云中学。
教育,学校,中学,青云中学官网:http://www.sdq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