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官网,us.blizzard.com公司说起暴雪早期岁月里的故事,并非都是花团锦簇般的绚丽多彩,伴随暴雪的更多的是步履维艰。暴雪的两位创业者的目的都很明确,做自己喜欢,更受玩家欢迎的游戏。一个游戏大片的开发,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投入与回报的周期比较长。初期,迈克莫怀米和艾伦阿德汗为了支付员工的薪水,经常需要从个人信用卡提取现金,依赖个人的借款来支撑公司。在那段时间里,他们的压力相当大,既要调动雇员的最大积极性发挥其才智,又要承受只出不入耕耘期的阵痛。当时,从资金流动的视角看,他们几乎一无所有。在全球游戏业,竞争之激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暴雪的游戏上市为什么都能卖得那么好呢。简单地说,暴雪的开发原则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有趣。用玩家的话来说,暴雪的游戏具有深度耐玩性,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把握其中的精髓。《星际争霸》玩上三个月的时间,一般来说只能初窥门径,钻研的空间非常大。暴雪公司在10年的时间内总共推出13部游戏(不包括资料片),其中魔兽系列占了多数。严格地说,只算暴雪最成功的三部系列游戏,平均三年磨一剑。暴雪的发展史就是这么简单
暴雪公司是游戏产业的一个神话,10年时间创造了一个空前的经典。它的成功具有许多的神秘色彩,但有目共睹的是,在群雄纷争的游戏业,制作权威性作品一直是暴雪的愿望和动力。1991年,三名美国UCLA大学毕业生迈克莫怀米(MikeMorhaime),艾伦阿德汗(AllenAdham),弗兰克皮尔斯(FrankPearce)因为一个巧合的计算机密码JOE(陌生人)而相识相交,毕业后三人共同创建了SiliconSynapse(硅与神经键)公司。起初替人开发一些简单的棋类游戏,1992年开发的第一款游戏《失落的维京人》,有幸成为美国第一个被移植到日本任天堂的超级游戏,随后1993年推出的《摇滚赛车》又被日本任天堂移植了“暴雪首页”us.blizzard.com。
1994年,公司更名为暴雪公司,他们的游戏从这一天开始,席卷全球。就在这一年,包括程序员,设计员,绘图员和音响师在内只有15名员工的暴雪,隆重推出了以暴雪之名面世的惊世力作PC游戏《Warcraft(魔兽争霸)》,并且第一次在自己的产品包装盒上贴出了Blizzard(暴雪)的标签。在当时,游戏公司开发一个产品并不需要庞大的费用,但回报率却相当丰厚。所以,一套《Warcraft(魔兽争霸)》就为暴雪赚得了足够的再生产资本。1995年,暴雪趁热打铁,推出了《WarcraftII(魔兽争霸II)》,获得了更大的成功,销量超过百万。1996年,暴雪的第二个系列精品《Diablo(暗黑破坏神)》上市,18天卖出100万套,第二年,《Diablo:Hellfire(暗黑破坏神,地狱火)》上市不久很快卖出250万套,成为当年最畅销的游戏。到了1998年,暴雪已经是家大业大,财大气粗,为推出《Starcraft(星际争霸)》积蓄了雄厚的实力。《Starcraft(星际争霸)》上市之前,暴雪准备了100万套,刚一露面,等待已久的各国玩家便疯狂追捧,100万套三个月销售一空,成为当年全球最大销售量的游戏。第二年,《Starcraft(星际争霸)》轰动韩国,在当地卖出100万套,韩国也因此成了《Starcraft(星际争霸)》的最大用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