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所在地东莞市,是中国近代历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是.........并于2011年蝉联...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良好成绩,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2010年8月获批成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立了杨振宁奖学金留东莞发展创业已成为众多考生的心愿占地1500亩,是一座花园式,现代化的校园教学实验设备充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其中......一般图书112万册,中外文现刊1692多种,数字资源11500GB;开通千兆校园网,建立了24322多个信息点;体育场地面积约14万多平方米,是国家田径队挂牌基地,2006年成功协办了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交通便利,湖光山色,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管理学为重点,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部),31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同时面向其他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本科生11650人,专科生561人,成人教育学生9982人目前在校生10662人人才荟萃其中正高职称94人,博士15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72%以上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或者是出国留学,进修人员,48%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中国科学院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建中院士为双聘院士;聘请了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斯数学奖获得者丘成桐博士等国内外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东莞先进制造业名城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了12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22个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聘请了200多名实习顾问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确立了电子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6个一级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学科专业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项目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合作第一轮建设期已累计完成投入7200万元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积极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业或国外机构联合,建立了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精密制造技术中心,东莞分布式能源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积极参与中科院与市政府共建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平台建设1个,教学实验平台建设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学校还承担了国家 ...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粤港澳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等20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奖,省科技进步奖和东莞市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励及一批发明专利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开展覆盖整个学年的思想引领,学术科技,就业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体育竞技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表彰;在...学校在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CUBA广东赛区篮球赛,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等各类体育竞赛中争金夺银;学生艺术团坚持...经常深入市内有关社区,企业园区等进行文艺演出,深受好评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瑞典麦兰德隆大学联合开展生态工业园项目;与美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暨南大学等联合举办东莞研究生培养基地,遴选我校教师作为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将始终坚持依托东莞,植根地方,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特色之路,走质量办学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践行...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的目标奋进!
联系方式
地 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
传真:0769-22861680
邮编:52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