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率先开展湖南西线开发战略布局研究。1990年,我院着手研究湖南西部开发问题,率先开发了湖南西线开发战略与布局研究课题,出版了《湖南西线开发战略与布局研究》一书。该课题受到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认为它把西线作为一个整体开发研究,填补了空白。1992年,该课题通过鉴定,被认为“在老少边穷区域战略研究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建议方案被省委省政府所采纳,湘西自治州进入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区域。
2、最早提出并进行湘粤经济关系研究。1986年,我院开始注意湖南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关系问题,开展了省际经济关系发展战略研究,并确定把研究湘粤经济关系作为课题重点(该课题被列入国家“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出版了《湘粤经济关系研究》、《省际经济关系发展战略研究》等著作。该课题不仅为两省各级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而且为新形势下研究和处理沿海地区与内地省区的经济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借鉴。其中关于建立湖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建立湘粤共同市场等建议均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1、最先提出并进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1982年,我院提出并进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实地调查研究,提出《关于建立长、株、潭经济区的初步方案》等6项建议。为此,省委常委专门开会讨论并作出了关于建立长株潭经济区的决定。该课题被列为国家体改委和省科技规划重点课题[2] 。
目前,湖南省社科院已与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大学联合申报博士、硕士点 7个,并与俄罗斯、德国、菲律宾、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了较好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湖南省社科院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院方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注重应用研究,加强基础研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成绩。共出版各类著作370余部,发表论文、调研报告等各类文章5000余篇,承担国家立项课题22项、国际合作项目课题12项、省级立项课题126项(其中省“五个一工程”项目23项),逐步培养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研究、区域经济研究、湘籍历史人物研究、湖湘文化研究、湖南地方史研究、中华民族源流史研究等8个优长学科,各学科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朱有志研究员和乌东峰研究员在2008年获得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课题,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和促进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是全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咨询的专门机构,是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其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中国科学院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和成立于1958年的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69年,两所合并成立湖南省哲学历史研究所,1974年更名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80年正式成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