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咨询:0580-3191919
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幽邃、神秘的海上风光,很早就吸引着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至民国13年(1924),浙江省政府就把普陀山规划为全省17个名胜区之一,使之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素有 “海上植物园 ”之称,全山古树名木繁多,高大参天、华盖如伞的樟树遍布全岛为后人奉献着清凉绿荫。普陀山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官网随着时间推移和人文景观的新建、重修,普陀山景色更加迷人。如今,旧有景点面貌一新,新辟景点风采更神。
普陀山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官网,教育,政府组织,政府。
普陀山四面环海,寺庙建筑错落在山间海滨,与海天景色浑然一体。山石林木、寺塔崖刻、钟声涛音,皆充满佛国的神秘色彩,可谓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以 “海天佛国 ”名扬四海的普陀胜景,历为名人学士所青睐。唐代神童王勃赞誉普陀是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钳嵯峨连水府 ”、 “宝陀随意金鳌载,云现兜罗银世界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赞 “补洛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 ”。明代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征明赞誉普陀 “想见鱼慈无限好,怪来诗画不胜情 ”。民国4年(1915),学者蒋维乔在《普陀山》摄影画册中说: “山与水二者不易并美。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浙之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定海普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