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自1883年设立以来,迄今已逾百年根据天文观测报导时间和发出热带气旋警告等且于1912年获得英皇佐治五世颁赐...其中包括船只,浮标气象站,飞机,陆上气象站,以及气象卫星等在不同地质地点,装置了两个强震加速仪并代表香港参加东南亚区域地震台网,还与国际组织合作在香港进行重力测量天文台设有约90个雨量测量站,负责报告每日或每月的雨量记录,并以磁带记录了超过30年的雨量资料使用40多个自动雨量器,记录特定地点的15分钟雨量,并即时用电脑把资料收集和贮存起来将测量网范围扩展至全港各区天文台利用电脑模拟风暴由大海推动水流至近岸水域的情况,研究风暴潮造成的影响所得记录经分析后用以断定分潮数值用于预测南海及香港海域出现的海浪及涌浪每月和每年的气象观测摘要,供海外气象和研究机构,以及香港工程与建筑行业作研究和设计工作的参考天文台开始监测大气层,雨水及食用水的放射性含量监测工作扩展为一项环境辐射监测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提供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前和投产后的放射性水平资料一个向中心报告环境剂量率及气象参数的早期警报网在1992年之前全面运作并根据联邦科学理事会辖下亚太区度量衡计划规定,经常进行调校以维持时钟的准确性天文台分别在尖鼻咀,元五坟及长洲设有3部记录短周期震动的地震计启德机场,京士柏及长洲进行各种气象要素的地面观测工作沙田,流浮山,打鼓岭,大埔,将军澳,西贡,青衣,屯门,黄竹坑及横澜岛设立了自动气象观测站在大屿山以南40公里的一个名为黄茅洲的小岛上,设立了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天文台设在大老山顶的雷达,便可探测出其位置并不断追踪其动向提供给报界,电台,电视台及有关政府部门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邮寄:香港天文台九龙弥敦道134A号天文台台长
电邮:mailbox@hko.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