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十年来,南沙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实施 “产业起步、项目带动、生态优先 ”的发展战略,环境保护的 “硬杠杠 ”没有软,节能减排的 “硬任务 ”没有松,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十一五 ”期间,中国南沙官网南沙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1.4%,而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5.6%。全区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从2004年3.82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0.55万吨。201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放眼今日南沙,科学发展浪潮起,碧水蓝天依旧在。
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落后贫困的边陲渔村已变得陌生而遥远,南沙▲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滨海生态新城已经初步建成。
南沙行政中心、南沙体育中心和霍英东基金会投资兴建的南沙大酒店、香港中华总商会大厦、南沙游艇会等一批城市服务建筑设施相继落成;滨海公园、黄山鲁森林公园、蕉门河公园,名列羊城新八景的湿地游览区等一批具有滨海特色的品牌景点先后建成;自来水厂、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十年的开发建设,南沙的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变成了一块宜居宜业的宝地。南沙大开发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并重,高起点开展各项区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中国南沙官网,高标准推进各项枢纽性、功能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南沙临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屡屡获得战略性突破:我国第一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0.8万载重吨超大油轮 “新埔洋 ”号,在龙穴造船基地出坞交付使用;我国首台国产化百万千瓦级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南沙核电装备工业园建成并交付使用;广东省第一台油电混合动力轿车,在南沙汽车产业基地下线实现量产;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机器 “金龙十号 ”,在南沙出厂交付使用;另外还有高压输变电设备、园林机械、造纸设备、数控机床、工程塑料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建成投产,现代临港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年的开发建设,南沙建成了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变成了一片创业的宝地。十年来,南沙共引进投资项目300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6家共48个项目在此落户。南沙▲,先后打造了年产50万台发动机和36万辆整车的南沙汽车工业园,年造船能力300万吨、单船生产能力30万吨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形成了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港航物流、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精品钢等产业集群,打造了全国第5个、全省首个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
十年过去了,南沙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从此,南沙崛起于沧海桑田,中国南沙官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天,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她又奏响了激情澎湃的新乐章 hellip; hellip;
中国南沙官网,教育,政府组织,政府。
珠江奔腾,南海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