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建于1949年,原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前电力工业部,能源部),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己任,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为国家电力工业特别是东北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38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7个学科门类,形成较为合理的学科布局校舍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4个,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所1个是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4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项,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5门省部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二等奖65项国内服装设计表演大赛最高奖国内龙舟大赛金奖20余项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97项,横向科研项目951项,科研经费总额36988.3万元,年均科研经费7397.66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1项形成了突出一实两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人才培养特色,有追求,有坚守,有特色成为60多年办学实践的不懈追求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踏实肯干的作风,勇于吃苦的品格和创业精神,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互派本科生,研究生合作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实施学士学位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文明单位,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十大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学校将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为建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