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的定位是: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成为引领我国心理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咨询基地其中研究人员127人(研究员32人,副研46人,助研49人),管理和支撑人员59人,外籍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1人,硕士研究生109人;有在站博士后19人心理所通过中科院基础型基地研究所的定位认证,2002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2006年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取得了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技术平台日益强大,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产出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支将帅人才队伍和适应科技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心理所建议和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承担科技部项目经费总量比创新二期增长了16倍学科领域顶尖期刊文章发表量比创新二期增长5倍有效服务于政府宏观决策,共提交咨询报告48项,其中19项被中办国办采用,9项得到了中央或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制定国家标准11项获批1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心理所的科学研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大会的主席,秘书长,组织委员会主任和科学委员会主任均由心理所专家担任;现有30余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期刊中任职心理所设有两个重点实验室,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从分子,神经网络,脑功能到个体与社会行为水平,探索心理,认知,行为,遗传与健康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阐明中国人心理健康状态的群体分布和变化规律,建立心理疾患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平台,为心理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性开发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和技术,为我国公共心理健康服务和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成为我国心理健康领域具有引领性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基地发展规律;对个体与群体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调控;为促进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而服务,成为我国行为科学领域具有引领性的创新研究中心包括感知觉加工,汉语语言认知,认知与情绪交互,认知行为脑机制;(2)发展,教育与创造力培养,包括儿童创造力,科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发展;(3)决策行为和社会预警,包括人格与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决策行为,社会预警;(4)人-机-现实和网络环境中的行为研究,包括人在现实和网络环境中的行为特征,机制及其仿真与数学建模,设计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心理所将围绕实现...着力加强业已形成优势的...力争实现重大创新突破;重点培育......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研究方向,积极应对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创伤,探究网络对人类认知,情感,道德和行为的影响,满足启示教育实践,提升国民创新能力的国家战略需求,力争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即......可利用的心理学相关数据库超过50种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我国第一本英文心理学期刊《PsyCh Journal》,及两本中文心理学期刊《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同时集中展现海内外华人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心理学家和世界心理学家提供交流平台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在国际上发挥着积极影响力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理科学进展》,主要反映心理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美国),Rutgers University(美国),National Institute of Drug Abuse (美国),Nijmegen University (荷兰),VU University Amsterdam(荷兰)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大利亚),Munich University(德国),Saarland University (德国),University of Stockholm (瑞典),Miami University (美国)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4号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9520
Email:webmaster@psych.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