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70年整体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占地1700余亩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万台随时上网的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求真务实作为校训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中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确立为办学的阶段性目标,将...努力为解决我国和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183人,教授420人,副教授497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我校成秋明教授继我校赵鹏大院士之后,成为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的第二个亚洲人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个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地球科学类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电子图书7000GB,期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0个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三峡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已建成为...其影响辐射全国积极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其中...60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硕士,MBA,MPA,MFA,J.M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9个工程领域有学生6.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5万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800余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3.9万余人,各类留学生400余人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力度,创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机制,建立了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养制度2004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湖北省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中国地质科学院组建了...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致力于培养地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广泛适应各类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校远程继续教育学院连续多年在教育总评榜中被评为...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要求,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国家,学校,社会每年为我校学生提供的奖励资助金额达2500万元还设立了...银铜牌350余枚,连续5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和CSSCI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引领行业科技发展,培养和输送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拥有军工项目科研生产完整资质,成立了2个...参与了...自主研发的MAPGIS软件成功应用于...为灾区预防次生灾害,做好灾后重建与城镇选址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学校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超过350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超过300人次以我校为支撑建立了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建成了...涌现了国家体育场馆...提供支持学校也将为解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谋求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学校网址:http://www.cug.edu.cn/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67883995
传 真:027-87481030
电子信箱:cugxb@cug.edu.cn